11月6日,我縣經濟條線召開“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座談會,抓住趨勢,把握大局,科學謀劃,高標準編制“十四五”規劃,為泗陽今后一個時期高質量發展謀篇布局。縣委書記徐勤忠,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偉等領導出席會議。
就高標準編制“十四五”規劃,徐勤忠與大家共同展開交流。他說,我們要知大局明大勢,聚焦加快發展這個硬道理。 “十四五”是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進的重要起步期,開啟了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前不久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了“十四五”規劃建議,習近平總書記還作了說明,為我們“怎么看、干什么、怎么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全縣上下要結合實際抓好落實,尤其在謀劃“十四五”、抓好規劃編制過程中,對于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充分加以研究和吸收,確保在泗陽落地見效。我們要抓住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運河文化帶等國家戰略機遇帶來的招大引強、集聚資源的重要窗口期,乘勢而上,實現“十四五”更好更快發展。在發展思路上,要從全面小康建設轉到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這一核心任務上來,以高質量發展為中心,以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為目標,實現泗陽“十四五”時期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徐勤忠要求,要強動力增活力,聚焦實體經濟這個硬支撐。要把綠色發展作為根本取向。謀劃和推進“十四五”實體經濟發展,首要前提就是堅守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這個鮮明導向。相關部門和園區要深入學習研究,找準結合點、發力點,提升“十四五”產業發展的“含綠量”“含金量”。要把工業強縣作為根本抓手。各相關部門各園區要圍繞“2+1+N”主導產業的“N”上下功夫,深入謀劃“十四五”產業發展突破方向,加快構建發展方向清晰、比較優勢明顯、集聚效應突出的現代產業體系。要把創新驅動作為根本動力。我們要突破這個實體經濟的最大弱項,就是要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轉方式、保增長、強實力的根本動力,強化政策激勵和引導,既在增量上做文章,也在存量上求突破,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的發展模式。要把載體平臺作為根本支撐。 “三大園區創建目標”在“十四五”仍然要堅定不移。堅持以“專業化、特色化、集約化”為目標,緊抓“一區多園”改革試點機遇,不斷創新園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快完善基礎設施以及技術研發、專業培訓、信息服務、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配套,打造產業集聚發展、創新發展的高地。
徐勤忠強調,要謀思路抓項目,聚焦規劃編制這個硬任務。抓好規劃編制是當前重要任務,一定要認真研究、深入謀劃,切實編制出符合上級精神、契合泗陽實際、順應群眾期盼的好規劃。規劃一定要有前瞻性、針對性、創新性、實效性。今后五年到底干什么、怎么干,要有硬招子、真措施。要堅持項目化推進,緊盯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問題短板和廣大群眾的需求期盼,搶抓當前國家和省市“十四五”規劃編制的“窗口期”,確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政策與上級總體規劃相銜接,更好地支撐泗陽未來發展。
會上,工信局、發改局、科技局、商務局、開發區、意楊產業園、吳江工業園、農業產業園、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財政局、稅務局、統計局等單位就“十四五”時期重點工作的考慮和安排進行了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