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農村物流達標縣,泗陽縣緊扣“公鐵水”多式聯運發展方向,通過網絡重構、模式創新、數字賦能三維發力,打造縣域物流降本增效的“泗陽樣本”。2024年全縣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降至13.5%,較2020年下降2.1個百分點,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織密三級網絡,打通城鄉流通“微循環”
創新“交郵商快”融合模式,泗陽縣構建“1+13+237”物流服務體系。投資380萬元建設縣級共配中心,整合郵政、韻達等6家快遞企業資源,實現日均15萬件包裹統一分揀、倉儲和配送。在鄉鎮層面,將8個農村客運站改造為綜合運輸服務站,配備智能分揀設備,實現“快遞+商超+金融”多業務疊加。
此外,泗陽縣聚焦村級服務點依托黨群中心和商超布設,實現24小時內配送到村,全縣55個村級站點年助銷農產品超400萬元,有效破解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難題。2023年,泗陽縣農村物流服務覆蓋100%行政村,農產品進城時效提升40%,工業品下鄉成本下降18%。
激活水運潛能,打造多式聯運“新樞紐”
堅持“公鐵水”齊發力,泗陽縣依托“一站—一帶—兩環—三港口”區位條件,通過政策宣傳與積極引導,強化物流企業培育,擴大物流企業規模,目前公路運輸擁有道路物流運輸企業279家,其中3A級及以上物流企業4家,貨運車輛6231臺、載重質量8.7萬噸。
據了解,現有三個物流園區,分別是泗陽臨港物流園、城北零擔物流園、李口電商物流園。水路運輸主要載體為泗陽港,港內現有集裝箱船舶公司6家,開通8條內貿集裝箱航線,1條外貿集裝箱航線。在泗陽港至寧波港集裝箱航線開通后,內河集裝箱年吞吐量達1.2萬標箱,物流成本降低15%。
創新運營模式,構建智慧物流“生態圈”
泗陽縣引入京東物流智能分撥系統,實現倉儲、運輸全流程數字化管理,物流時效提升30%。在農村物流領域推廣“區塊鏈+溯源”技術,開發“泗陽優品”電商平臺,整合縣域特色農產品資源,通過產地倉直發模式減少中間環節。
針對工業物流需求,泗陽縣推出“定制化供應鏈解決方案”,為桐昆新材料等企業提供從原料采購到產品分銷的全鏈條服務,企業綜合物流成本下降18%。2024年,整合社會運力超1000輛,線上交易規模突破5億元,物流企業平均配載率提升至92%。
強化政策保障,營造物流發展“優環境”
泗陽縣重點支持冷鏈物流、智慧倉儲等項目建設。對新開辟集裝箱航線給予100萬元/年補貼,對購置新能源運輸車輛的企業給予30%購置稅補貼。
建立物流企業“白名單”制度,在通關報驗、車輛通行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企業物流審批事項辦理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
此外,通過“蘇科貸”“物流保”等金融產品,2024年為中小物流企業提供融資超12億元。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全縣規上物流企業營收年均增長20%。
面向未來,泗陽縣將重點推進臨港物流園建設,打造集倉儲、保稅、交易于一體的現代化物流樞紐。計劃到2027年,實現全縣物流產業營收突破300億元,培育5家省級重點物流企業,建成蘇北地區具有影響力的物流成本洼地和效率高地,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堅強物流保障。
王婷婷 龔振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