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深夜福利,国产精品久久999,91精品国产91综合久久蜜臀,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泗陽縣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開

名稱 關于泗陽縣2021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索引號 01432281X/2021-00513 分類 其他報告 ??國民經濟發展規劃、計劃 ?? 報告
發布機構 泗陽縣人民政府 公開日期 2021-09-27
文號 關鍵詞
文件下載

關于泗陽縣2021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在縣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二次會議上

縣發改局局長

各位主任、各位委員:

現在,我受縣人民政府委托向縣人大常委會本次會議報告泗陽縣2021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審議意見落實情況,請予審議。

一、2021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今年以來,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系列會議精神和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六增六強”,經濟社會呈現平穩有序、質效提升的發展態勢。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5.56億元,同比增長13.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68億元,同比增長21.5%,稅收占比為87.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4%;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87億元,同比增長32%;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34元,同比增長14.2%。

一是堅持改革創新,全面深化融合發展。圍繞“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堅持穩中求進,穩中快進的工作總基調,以改革創新增活力、聚合力、強實力。“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加速突破。充分發揮工業化引領帶動、信息化賦能驅動、城鎮化支撐聚合、農業現代化基礎保障的作用,以306項重點改革事項為抓手,加速推進我縣“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先行區建設。加快政府權責清單制度改革,推動基層“三整合”改革向縱深發展。深入開展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改革試驗區建設,推進農村公共空間治理“回頭看”,深化“一區多園”改革試點等。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推進。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互聯網+政務服務”,在全省率先推出“融E退”電子退稅項目,退稅申報平均用時壓縮至0.5小時,退稅周期縮減至2.5天。在全市率先建立“首問即辦”機制,實施一站式導辦、“兜底速辦”、精準化幫(代)辦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不見面”審批全面覆蓋,106項權力事項實現“證照分離”改革。圍繞“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目標,全力打造“泗易辦”政務服務品牌。開展“跨省通辦”,開發“智慧接件平臺”,探索企業開辦新模式。優化營商環境,實行企業開辦免費服務,整合壓縮審批環境,實行“一窗通辦”、“一網通辦”、“多證合一”。降低企業成本,實行企業開辦免費服務,上半年累計為企業節約開辦成本140萬元。科技創新縱深推進。高質量發展創新支撐體系逐步形成,現已建立覆蓋全縣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123家。新增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60家,申報2021年省級科技計劃項目16項,申報農業科技型企業6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提高到32%。開放融入不斷拓展。搶抓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重大發展戰略機遇,加快南北共建園區建設,吳江(泗陽)工業園區獲批省級特色園區,注重外引內培相結合,加快推進“高鐵經濟”謀劃布局。對外貿易競爭力穩步提升,上半年實際利用外資6129萬美元,完成進出口總額3.68億美元。

二是堅持經濟結構優化,穩步提高綜合實力。招商引資全面發力。緊緊圍繞“1331”目標任務,扎實開展招商引資競賽和百項招商計劃“雙百行動”,上半年通過市認定新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5個,其中10億元以上5個、5億元以上6個,主導產業項目占比達72%。項目建設快速推進。全縣列省重大項目2個,年度計劃投資40.5億元,上半年完成投資21.3億元;列市重大產業項目69個,年度計劃投資324.4億元,上半年完成投資145.6億元。“四新”重大項目新開工20個,計劃總投資205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4個;新竣工項目22個,完成投資64.7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個。產業集聚穩步發展。今年以來,圍繞“2+3”產業發展,大力推動高端紡織、綠色家居、電子信息等產業集聚集群發展。上半年全縣高端紡織、綠色家居2個主導產業實現開票銷售120.59億元,同比增長28.55%,占全縣工業開票銷售比重的50.46%。食品飲料、電子信息、醫療健康3個優勢產業實現開票銷售26.65億元,同比增長29.81%,占全縣工業開票銷售比重的11.15%。企業培育持續增強。實施“5321”培育工程,起草了《泗陽縣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著力開展“規模發展、技術改造、創新驅動、數字轉型、平臺支撐”五大提升行動,力爭在數字賦能、專精特新、綠色發展、自主創新等領域培育一批標桿企業,目前新增開票銷售超2000萬元企業20戶;實施技改項目55個,完成投資5.53億元,完成省級以上新產品新技術23個,完成首批三星級以上“上云”企業34戶。策應扶持成效顯著。爭取項目375個,爭取資金34.76億元,到賬資金34.11億元。現代農業高效發展。大力推進農業產業高效發展,上半年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10個,建設高標準農田7.6萬畝,夏糧生產27.4萬噸,實現糧食生產“十七年豐”,生豬存欄33.99萬頭,出欄23.72萬頭。培育家庭農場1667個,其中縣級以上示范農場204個,村均集體性經營收入達28.9萬元,增速15.6%。食用菌、水餃產業快速增長,華綠生物成為全市首家A股上市農業企業。農旅融合發展加快,愛園鎮果園村、穿城鎮磚井村入選2021年度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桃花節、月季大會等特色活動不斷提升農旅投資環境。現代服務業發展平穩有序。上半年完成服務業增加值136.01億元、同比增長13.1%,占GDP比重51.2%。28個列市服務業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33.52億元,上半年完成投資23.08億元,占全年目標任務的68.84%。印發了《2021年泗陽縣現代服務業發展工作要點》、《2021年泗陽縣現代服務業“三大計劃”》和《泗陽縣支持服務業發展的十條政策意見》。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160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7.14%;全縣景區(點)共接待游客128.23萬人次,同比增長70.5%,旅游總收入10.45億元,同比增長76.52%,恢復至疫前同期的107%;實現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主營業收入5.1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51%。房地產業蓬勃發展,上半年房地產新開工項目7個,新開工面積201.9萬㎡,同比上升39.5%。竣工面積110.93萬㎡,同比上升10.77%。

三是堅持統籌共進,城鄉面貌不斷改善。城市功能不斷完善。以新型城鎮化建設為統攬,加快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短板弱項。有序推進淮海東路、巢湖路等市政道路建設,常態化開展道路“五微”改造和橋梁維修工程。按照“一軸、一環、兩廊、六帶、多園”布局提升綠化管護,新改建公園綠地10.8萬平方米。保障安居工程穩步推進,新開工建設安置房3232套,完成房屋征收54.6萬平方米,完成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5個。宜居鄉村特色彰顯。推進農村公共空間治理,實施自然村環境整治122個,清理農業廢棄物38噸,133個行政村農房安全隱患排查率達100%。新竣工農房項目1434套、搬遷改善農戶2771戶。基礎設施加快推進。京杭運河泗陽桃源大橋已完成立項、航評等手續辦理,確定施工圖設計單位;鐵路泗陽港區專用線正在進行路線方案論證;大運河泗陽引航道正在開展前期手續招標工作;綜合性物流園已初步完成項目選址;省道267、347等重點工程推進有力,錢愛線跨新長鐵路立交橋建成通車,危橋改造項目完成工程量50%,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完成24.7公里,農村公路黑色化改造完成68.27公里。

四是堅持生態優先,環境質量穩步提升。圍繞建設“江蘇生態大公園”定位,實施完成371項污染防治工程,完成全年任務的85%。推進水土氣精準治理。持續開展VOCs專項執法行動,常態化做好施工工地、城區道路揚塵管控,上半年空氣優良率全市第一。開展幸福河湖建設,實施水面漂浮物清理專項行動,對泗塘河、南包河等黑臭水體進行綜合整治。完成土壤污染狀況初步采樣調查,開展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提出針對性的管控措施。推進企業綠色發展。引導用能單位采用先進適用的節能低碳技術裝備,進一步提高企業節能降耗的潛力,促進企業降本增效,推動企業綠色發展。建立生態環境綜合考評體系,12家企業開展“綠色標桿示范企業”創建工作。加強環境綜合整治。打造“1+8+N”垃圾分類回收體系。建設全自動智能分選中心和垃圾分類回收點,全面提升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率。推進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建成142個村級污水處理站,新建污水管網38.6公里,行政村污水設施覆蓋率達72.6%。累計清退洪澤湖圩區5.6萬畝,恢復自由水面4.7萬畝,捕撈漁船退捕率100%。

五是堅持實事惠民,人民福祉不斷增進。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全縣成型幼兒園89所,其中省、市優質幼兒園分別為69所、15所,優質園占比達94.3%。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水平達標率為88.73%。啟動泗陽中等專業學校創建省職業教育領航計劃學校,泗陽成子湖中等專業學校現已建成投用。醫療水平持續提升。大力實施“健康泗陽”工程,著力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已形成覆蓋城鄉的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強化重大疫情防控基礎能力建設,織密織牢公共衛生“安全網”,上半年累計接種新冠疫苗38.8萬人,常住人口接種率達45.4%。完善醫療物資應急儲備機制和應急應變能力。推進智慧醫療建設,開展家庭醫生電子簽約、平臺提供門診和遠程醫療服務。全縣擁有醫療床位每千人6.66張,注冊護士每千人2.93人。申報創建省級衛生鄉鎮3家。創業就業穩中向好。深化“樂業泗陽”就業創業“春風行動”,累計為重點企業輸送上崗人員2588名。開展新生代農民工培訓4464人,創業培訓951人,城鎮新增就業5238人,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2%。推進新增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上半年新增征地項目115個,2908名被征地農民納入社會保障;為13564名被征地農民發放養老補助金5325.19萬元。養老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推進12349居家服務網絡建設,69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實現線上線下交互融合,累計為全縣3.1萬名老人提供日間照料及助餐、助潔、助醫、助行“四助”服務,完成適老化改造400余戶。縣中心敬老院建設啟動,預計新增床位700張。實施失能老人集中護理,集中供養各鄉鎮街道五保老人248名,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等一體化服務。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推進民主法制和社會治理體制改革,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掃黑除惡及平安建設聯創專項行動,推進“綜治、城管、應急”三網融合,全面加快智慧泗陽建設進程。緊緊圍繞創建省級安全發展示范城市目標,壓緊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快構建安全生產工作體系,全縣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基本民生保障兜底有力,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穩步提升。

總體上看,全縣經濟社會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良好勢頭,但在計劃執行過程中仍存在產業規模不夠大、項目發展質態不夠優、民生服務保障不夠強等一些困難和挑戰。對此,需要我們深度研究、統籌把握,在下一步工作中加以解決。

二、下半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重點

下半年,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圍繞縣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三年進百強、五年達千億”的奮斗目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狠抓項目建設不放松、推進產業轉型不止步、改善民生不停頓,以扛旗奪牌的昂揚姿態,比學趕超的堅定決心,奮力開創新一輪跨越發展的新局面。

(一)以推進重點改革為關鍵,提升改革創新成果。推進“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堅持把工業和農業、城市和農村、產業和科技作為一個有機統一整體,加快集成改革,補齊發展短板,推進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建設。突出科學精準規劃,突出大田大長廊、大湖大林海的農業生態資源,堅定農文旅融合發展方向,做強“古桃源”文化,打造“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樣板區。以打造全省最優營商環境為目標,以便利群眾辦事為導向,全力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持續深化“放管服”“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嚴格落實各項惠企助企政策,持續減稅降費,加大“企業全生命周期審批賦權”力度,推進規范執法和服務水平提升,進一步打響“泗易辦”政務服務品牌。狠抓科技創新主體培育、載體平臺建設工作,建立覆蓋全縣優質企業的高企培育庫,力爭把聯炬?智慧城打造為市級地標式科技綜合體,推進高新區科技創新綜合體、農業產業園微生物科技綜合體等4家綜合體建設。

(二)以招商引資攻堅為抓手,推動重大項目建設。突出項目為王、投資為要,不斷提升招引項目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圍繞高端紡織、綠色家居2個主導產業和食品飲料、電子信息、醫療健康3個優勢產業補鏈、強鏈、擴鏈精準招商,充分發揮“1+555”招商服務體系功能和“四個一”政企溝通機制,確保全年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00個、10億元以上項目30個。壓實項目幫辦服務職責,強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堅持“兩觀摩兩推進”和領導掛鉤會辦機制,實行要素跟著項目走,推動生產要素向重大工業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集聚,形成全方位的要素優先保障機制,全力推動芮邦科技等一批重大項目盡快投產達效,確保全年通過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450億元、新竣工項目完成投資310億元、納稅超千萬元企業達25家以上。

(三)以增強產業競爭力為重點,壯大實體經濟實力。突出工業強縣特色發展。緊盯千百億級產業培育目標,加大“5321”工程推進力度,實行分類幫扶指導,全力培育一批龍頭骨干型、創新驅動型、優質成長型企業,促進存量提升、增量優化、質量提高,推動工業經濟總量擴張和質量效益提升,確保全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65家,創建省市級示范智能車間8個以上。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進一步圍繞“223”產業矩陣和“四個三”空間布局,推動強村富民創新發展,特別是強化黃河故道沿線項目招引建設,探索農業產業“鏈群長制”抓好農業招商,啟動數字農業試驗區建設,著力構建工農互促的產業新格局,確保年內引建農業重大項目10個以上。推進“農工文旅商”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示范鎮、示范村建設,年內村集體經營性收益超50萬元強村占比達35%以上。提速發展現代服務業。突出服務業重點項目引領作用,加快推進吾悅廣場等28個列市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確保服務業重大項目早日投產達效,形成服務業重大項目開工一批、在建一批、投產一批、儲備一批的良好態勢。突出服務業集聚區龍頭帶動作用,全力培育一批旗艦型、基地型和創新型企業,加快培育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市級服務業集聚區,確保年內新增市認定服務業集聚區1個,促進現代服務業空間集聚、產業集聚、要素集聚。

(四)以提高人居環境為目標,推動城鄉共同發展。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持續改善人居環境質量,推進美麗泗陽建設。堅決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統籌推進重點污染物收集處置、監測監控、應急處置和執法監管等能力建設,實現污染防治能力系統化、標準化和現代化。有序推進省道267、347等重點交通工程建設,持續開展縣道維修和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年內完成改造危橋22座,同步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和農村公路黑色化改造80.05公里。加強信息現代化建設,推動大數據基礎服務平臺、5G網絡等建設。開展城市修復和空間修補,提升城市功能和景觀風貌。以城市“15分鐘社區生活圈”、“10分鐘體育健身圈”“10分鐘公園綠地服務圈”、“5分鐘便民服務圈”為目標,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增強安全韌性。年內持續抓好14個老舊小區改造,新增生態停車場3個,做好人民路、上海路商圈提檔升級,推進吾悅廣場等城市綜合體建設。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質量建設田園鄉村,切實推進農村基礎設施管護,做強特色產業,狠抓人居環境治理,努力提升美麗鄉村居住品質。確保年內創成省級田園鄉村2個,新增美麗宜居鄉村20個。開展“農房項目品質提升年”活動,強化社區綜合管理,全面提升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質量。

(五)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譜寫幸福泗陽新篇章。大力實施民生實事工程,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啟動泗陽教育高品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園建設工程。深化與南通地區教育合作交流,實施名校創建工程。持續擴大城鄉教育優質資源供給,加快4所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建設,年內完成56所農村校舍維修和7所保留村小提升改造,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推動“健康泗陽”建設,加快推進腦科醫院、康達醫院急診綜合樓等醫療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縣鄉村三級醫療服務體系和縣級疾控體系,加快智慧醫療建設步伐。積極應對人口老年化的窗口機遇,推進醫養康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滿足老年人及其家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把“富民增收”放在第一位,持續推動“三聚三助”就業創業強基工程,確保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萬人以上。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疫情防控體系,加強物資儲備和人員配備,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疏漏各項舉措,全力推進全民新冠疫苗接種,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充分整合醫療、養老、助殘、婦聯等資源,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常態化、規范化開展文化“三送”活動。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開展雙擁共建,創新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應急防備預案,壓緊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全力營造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

各位主任、各位委員,下一步,我們將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的監督支持下,把各項工作抓好抓實,高標準完成2021年各項目標任務,為加快建成“強富美高”現代化新泗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奎县| 新昌县| 娄底市| 卢湾区| 红原县| 闽侯县| 阜城县| 杭锦后旗| 华阴市| 河南省| 平乡县| 萨嘎县| 昌乐县| 巴青县| 磐安县| 淅川县| 拜城县| 准格尔旗| 新野县| 聊城市| 八宿县| 洛川县| 锦屏县| 元氏县| 庐江县| 淮南市| 嘉祥县| 上饶市| 滁州市| 缙云县| 台南县| 辛集市| 琼海市| 湖口县| 罗城| 通山县| 鲜城| 光泽县| 中卫市| 固镇县| 神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