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各園區(場)管委會,縣各委辦局,縣各直屬單位: 為進一步促進產業集聚,做強六大綠色產業,推動工業經濟提速提升發展,特制定本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以“整合、創新、提升”為主線,優化產業集聚空間布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出產業轉型升級,培育一批產業鏈條完整、產業布局集中、市場份額和影響較大的產業集群,實現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產業集聚力明顯增強、產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提升,為建設殷實泗陽、美麗泗陽、和諧泗陽提供有力支撐。 二、發展目標 聚焦六大綠色產業發展,力爭通過3年時間,六大綠色產業實現產值700億元。輪轂、化纖長絲面料、食品包裝、家具地板、光電等五個產業集聚區實現產值500億元。王集、李口、史集、新袁、八集等五個鄉鎮(街道)特色產業園實現產值55億元。創建省級產業集群(示范基地)3個、省級特色園區3個、市級以上產業集聚示范區6個。 綠色板材產業。重點圍繞科技木、集成材、木塑制品、家具、地板等項目進行產業集聚。至“十二五”末,新增5000萬元以上項目30個,綠色板材產業產值達160億元。 綠色紡織產業。重點圍繞超細纖維、聚酯切片、加彈絲、熔體直紡滌綸長絲、毛毯、地毯等項目進行產業集聚。至“十二五”末,新增億元以上項目30個,綠色紡織產業產值達200億元。 綠色食品產業。重點圍繞知名肉類加工、保健飲料、休閑食品、面食加工等項目進行產業集聚。同時,圍繞洋河產業園,開展塑料制品包裝、金屬包裝、薄膜包裝等印刷包裝產業集聚。至“十二五”末,新增億元以上項目20個,綠色食品產業產值達80億元。 綠色裝備產業。重點圍繞輪轂、鋁合金材料、吸納密封件、軸承、活塞裝備制造等項目進行產業集聚。至“十二五”末,新增億元以上項目30個,綠色裝備產業產值達100億元。 綠色照明產業。重點圍繞大功率節能燈、功能性節能燈、燈飾工藝品、燈具、led產品應用等項目進行產業集聚。至“十二五”末,新增5000萬元以上項目20個,綠色照明產業產值達70億元。 綠色能源產業。重點圍繞光伏發電、直流終端產品制造等項目進行產業集聚。至“十二五”末,新增億元以上新能源發電項目15個,綠色能源產業產值達90億元。 三、推進重點 (一)做強五個產業集聚區 1.輪轂產業集聚區。重點圍繞輕量輪轂、鍛造輪轂以及鋁合金材料、輪轂配件、模具、輪轂設計、鑄造、機械加工、涂裝等輪轂配套項目加強招商選資,確保每年落戶輪轂產業集聚區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6個。“十二五”末,集聚區實現產值80億元,打造成蘇北最大的輪轂產業基地。 2.化纖長絲面料產業集聚區。重點圍繞中、高檔化纖長絲面料及生產機械項目加強招商選資,確保每年落戶化纖長絲面料產業集聚區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8個。“十二五”末,集聚區實現產值150億元,成功創建省級特色產業園。 3.食品包裝產業集聚區。重點圍繞塑料制品包裝、玻璃包裝、金屬包裝、薄膜包裝、復合材料包裝等包裝項目開展招商選資,確保每年落戶食品包裝產業集聚區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5個。“十二五”末,集聚區實現產值60億元,成功創建省級特色產業園。 4.家具地板產業集聚區。重點圍繞家具、地板、辦公桌椅以及配套的組件等項目開展招商選資,確保每年落戶家具地板產業集聚區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5個。“十二五”末,集聚區實現產值110億元,成功創建省級特色產業園。 5.光電產業集聚區。重點圍繞光伏屋頂發電、led半導體照明、led后道封裝、led燈具組裝、大功率節能燈、鹵素燈、特種燈炮以及燈座等配套項目開展招商選資,確保每年落戶光電產業集聚區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8個。“十二五”末,集聚區實現產值100億元。 (二)打造五個鄉鎮特色產業園 1.王集木制玩具產業園。重點圍繞木制玩具、科技木、集成材、產品設計、包裝等項目開展招商選資,確保每年落戶木制玩具產業園3000萬元以上項目不少于5個。“十二五”末,產業園實現產值10億元。 2.李口八堡建材產業園。重點圍繞蒸壓標磚、砂加氣砌塊、復合材料、防水板、防火材料、隔音材料、隔熱材料等建材項目開展招商選資,確保每年落戶八堡建材產業園3000萬元以上項目不少于5個。“十二五”末,產業園實現產值15億元。 3.史集船舶修造產業園。重點圍繞1000噸-2000噸散貨船、游艇、新型低碳環保節能的lng船舶及泊鉸車、起錨機、錨鏈、船用開關、船舶裝潢材料、救生器材等配套項目開展招商選資,確保每年落戶船舶修造產業園3000萬元以上項目不少于8個。“十二五”末,產業園實現產值10億元。 4.新袁機械零部件產業園:重點圍繞鏈條加工、水泵外殼、五金配件、裝備零部件等項目強化招商選資,確保每年落戶機械零部件產業園3000萬元以上項目不少于5個。“十二五”末,產業園實現產值10億元。 5.八集照明燈具配件產業園:重點圍繞玻璃管、節能燈毛管、鎢絲、燈座等配套項目開展招商選資,確保每年落戶照明燈具產業園3000萬元以上項目不少于5個。“十二五”末,產業園實現產值10億元。 其它鄉鎮圍繞自身產業發展現狀,選擇1-2個重點產業開展招商選資,加快項目集聚,不斷壯大主導產業規模,走特色發展道路。 四、政策支持 (一)招商選資政策。鼓勵招商選資和現有產業項目整合。對于符合產業集聚區或鄉鎮特色產業園項目集聚范圍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必須進入相應的產業集聚區,億元以下工業項目必須進入相應的鄉鎮特色產業園,否則不計入招商實績;對于引進異地落戶項目入駐產業集聚區或鄉鎮特色產業園,且屬國家鼓勵類的項目,在招商引資考核時分別加10分、5分。對全縣范圍內符合產業集聚發展的現有企業搬遷進入相應的集聚區的,視同新入駐企業。 (二)供地保障政策。同等條件下,凡進入集聚區或鄉鎮特色產業園的項目優先安排土地指標。 (三)財政扶持政策。實行“先借后獎”,縣政府根據產業集聚區、鄉鎮特色產業園實際情況制定2013—2015年發展目標和分年度目標考核細則。縣財政按照各集聚區、特色產業園的年度目標任務,分期將集聚區、特色產業園產業扶持基金按一定標準暫借給各集聚區和鄉鎮用于產業集聚發展。每年年底縣政府對其進行目標考核,并于2015年年底前進行統一結算。經考核認定,集聚區、鄉鎮特色產業園達到或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的,縣財政將免除借款利息并將借款全部轉為獎勵,其中70%用于園區或集聚區平臺建設,30%獎勵給有功人員;完不成任務的,按目標完成率追回暫借資金。 (四)項目審批政策。對于招引進入集聚區的項目,按開發區項目入駐審批程序辦理;對于進入鄉鎮特色產業園項目,由縣經信局進行初審后報縣經濟考核中心審批后方可入園。 (五)特色園區創建政策。鼓勵開發區、木業園區、鄉鎮積極開展特色園區、基地、集群創建工作,不斷提升產業發展知名度。對于開發區、木業園區、鄉鎮成功創建省級特色產業集群(省經信委核批)、省級創新型園區(省科技廳核批)、省級創新型鄉鎮(省科技廳核批)、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省經信委核批)、省級特色產業基地(園)(省經信委、省發改委、省商務廳核批)、省級產業集聚示范區的(省經信委核批),按省、市、縣相關政策進行獎勵。 (六)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縣產業集聚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縣長擔任組長,常務副縣長和分管副縣長擔任副組長,縣經信局、開發區、科技局、商務局、財政局、國土局、發改局、統計局等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經信局。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產業集聚區和鄉鎮特色產業園發展工作,研究制定促進產業集聚區和鄉鎮特色產業園發展的政策措施,協調、解決產業集聚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本《意見》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由縣經信局會同相關部門負責解釋。 泗陽縣人民政府 2013年2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