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國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省“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關鍵五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三農”工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精神。根據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委、縣政府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相關要求,根據《泗陽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和縣政府統一部署,啟動我縣“十四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規劃編制工作。
二、編制過程
編制歷經調研、起草、研討、征求意見等多個階段,并充分銜接《宿遷市“十四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規劃》《泗陽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緊密結合泗陽發展實際,提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方向、目標和任務。向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鄉鎮街道,進行了征求意見,在綜合各部門意見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完善,形成規劃審議稿。分別報司法局和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了合法性和公平競爭審查后,提請縣政府常務會研究后頒布實施。
三、規劃目標
“十四五”時期,我縣將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擔當,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產業現代化、農村生態環境現代化、農民生活現代化、鄉村治理現代化和城鄉發展深度融合,通過實施一系列重要制度改革、重大項目建設、重點區域開發,推動特色鮮明、鏈條完整、競爭有力的現代農業發展新動能基本形成,美麗宜居、村強民富、文明和諧的幸福農村新生活基本實現,“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基本構建,爭創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爭做新時代“魚米之鄉示范區”,勇做蘇北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現代化排頭兵,確保與全省同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四、規劃成果
《規劃》從六方面發展任務展開。
一是全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始終把發展現代高效農業作為富民增收、產業興旺的基礎,加快完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產業體系和經營體系,實現農業高質高效,率先在蘇北地區實現農業現代化。
二是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將生態作為立縣之本、民生之基,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實現鄉村宜居宜業。
三是有效改善農民生活水平,圍繞強村富民促增收,堅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作為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任務,推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現農民富裕富足。
四是全方位構建鄉村治理新格局,堅持以鄉村治理體系構建為主,以黨建為核心,以自治為基礎、法治為根本、德治為先導、智治為支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五是統籌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堅持高起點統籌規劃,高標準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城鄉資源合理配置、要素雙向流動,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六是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以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為主線,堅持土地資源優化配置,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以保障農民的權益為根本。